如何善用熱像儀進行房屋檢查?
房屋檢查是一項有價值的服務,能提供屋主對於居家系統的關鍵見解。作為一名房屋檢查員,透過熱像儀進行檢查,可進一步提升檢查品質與報告內容的深度。熱像技術可收集資料,並提供完整的能源與系統報告。
隨著科技演進,房屋檢查員可透過熱像技術,提升檢查報告的準確性與全面性,進而為服務增值。
以下是更多關於熱像檢查如何提升檢查價值的資訊。
房屋檢查中的關鍵問題
經驗豐富的房屋檢查員都知道,有十多種系統與構件需要仔細檢查,包括暖氣、中央空調、管線系統、電力、屋頂、閣樓、牆壁、天花板、地板、窗戶與門、地下室與結構等。你可能已看過各種狀況,從基礎結構不良、形同虛設的屋頂,到蟲害與管線漏水。然而,有三大常見問題是肉眼難以察覺、但熱像儀能有效協助發現的:
隱藏的漏水
隱藏性漏水
水在錯誤的地方幾乎是所有材料的敵人,會破壞絕緣層、木材、電氣元件,最後甚至會毀損裝潢。
屋主通常以為水漬應該很明顯,但實際上水可以從管線滲入樓下天花板與牆內,毫無可見跡象。
只要檢查條件合適,熱像儀便可偵測出水與周圍材料的溫差。
「潮濕區域會因蒸發冷卻而顯得較冷,因此可透過紅外線攝影顯現出來。」
,並非所有低溫區域都是濕的,因此仍需搭配濕度計以確認結果。
電氣過熱點
若牆內某電氣零件過熱而未被發現,不僅可能造成設備故障,更可能引發火災等安全風險。
熱像儀可作為早期警示系統,協助找出過熱元件,及早維修或更換,避免更嚴重的損害或花費。
不過需注意,檢查電氣故障需在房屋通電並且設備運作中進行,才能準確判斷。
電氣熱點
隔熱材料缺失或失效
若牆體或屋樑內缺少隔熱材料,會導致能源損耗與冷暖氣費用上升,也可能導致室內外溫差形成如「冰壩」等問題。
當外部降水遇上屋內熱能逸散,便可能產生融化與再結冰的循環。最終積水可能滲入閣樓與牆內。
熱像儀可有效偵測能源流失區域,尤其是那些難以接近或肉眼無法觀察的地方。
但同樣要注意,檢查也需要合適的條件。必須室內外溫差明顯,才能呈現效果。
「當室內外溫度都為70華氏度時(約21°C),是不利於找出缺失或失效隔熱層的。」
絕緣缺失或失效
最適合房屋檢查的熱像儀
房屋檢查是一個有系統的過程,認真的檢查員會依照步驟,完整評估房屋的各項結構與潛在危險。
而那些已導入熱像檢查技術的檢查員也發現:並非所有熱像儀都一樣。
不同品牌與型號的熱像儀在解析度、視野範圍、影像更新率及價格上皆有所差異。
這些規格會直接影響檢查報告的品質,也會成為專業競爭力的一部分。
在選購熱像儀時,需注意以下幾點:
-
解析度越高,圖像越清晰
圖像不只用於說明問題,也將成為專業報告的一部分。建議最低解析度為160x120(共19,200像素);若預算許可,可升級至384x288(110,592像素)的型號,這類產品已逐漸在價格上變得合理,對於需要廣角檢查的情況特別實用。 -
視野角度(FOV)需夠寬
多數房屋檢查在室內進行,空間限制大,因此需要較寬的視角。建議選擇視野角度達35度以上的熱像儀,以提供較完整的影像覆蓋範圍。 -
影像更新率與連線功能
檢查員需快速掃描牆面、地板、窗戶與設備,因此熱像儀必須能跟上動作節奏。
建議選擇具有Wi-Fi連線功能且影像更新率達25Hz的機型,以提升檢查效率與即時紀錄功能。